2022/08
作为广东省农业农村大市,清远市把乡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抓手,不断强基础、优环境,从建设乡村向经营乡村转变。
2021年以来,赛达科技协同广东电信通过“网格化+数字化”进行数字乡村清远实践探索,在建成“数字乡村”治理及公共服务33个先行村试点的基础上,至2022年4月,已完成全市85个乡镇(街道)和1078个行政村(居委)“数字乡村”智慧平台接入,在广东省内率先实现了“数字乡村”全域覆盖。
广东清远“数字乡村”智慧平台运用“互联网+”、“数字化+”等信息技术,将智慧党建、平安乡村、森林防火、河道监控、智慧农业、智慧消防、居家养老等清远市重点关注的各项工作纳入一个平台体系进行实时观测和预警,将信息化与乡村建设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平台效能,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综治管理一张图”。
构建基层多维同治的崭新模式
河道周边警戒区域有人员入侵,摄像头智能捕捉预警并定向发信息通知村民;林区出现烟火点,热成像双目摄像头立即识别并推送告警信息至平台;村民有事件要反馈,打开手机APP即可上报……
平台围绕生态治理、社会治安等多层面构建数字化治理体系。通过综合森林防火、河道监测生态系统与平安乡村、智感安防、大喇叭等安防应用,实现对区域内火情、河道污染、水位超阈值等危险事件的实时监测预警、指挥调度、分析决策,同时,动态管理村内人员车辆出入情况、智能应用部署情况、村内主要道路实时视频,通过对接公安平台,真正推动清远市治安防控水平、生态监管水平实现质的飞跃。
另外,平台充分发挥网格化作用,将随手拍、积分银行、事件上报、重点人员管理等功能引入平台,实现一个平台综合管理多元数据,满足基层信息化治理需求,形成一张图治理模式,推进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
多措并举打造信息化便民服务体系
融合居家养老、便民服务、乡镇法治模块,将优质的医疗资源、农技资源、司法资源、教育资源下沉到村,让村民“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村”,形成立体化、综合化、全方位的惠民服务格局。
平台基于GIS地图可实时定位村里老人位置,通过智能手表、手环精准获取健康数据,意外情况一键报警,有效保障老人居家安全。同时,村民们可通过平台掌上预约办事、查询办事流程、在线咨询律师,让便民惠民落到实处,为当地信息服务提质增效做出贡献。
推进乡村产业数智化转型发展
平台开发智慧农业、旅游直播、美丽乡村功能板块,充分发挥数字乡村建设价值,盘活清远市生态、产业等资源,激活农村数字经济要素,让乡村生产发展等方面不断呈现新气象。
乡村部署高清球机,覆盖村镇高点、生态农业基地、特色旅游景区、产业园区等场所,通过将视频共享到平台,公众打开手机app即可查看实时视频,在线观赏美丽乡村全貌,探索农业智慧种养新模式。
智慧农业系统由小型气象站、土壤监测设备及种植环境设备组成,基于互联网络将采集到的种植数据(气象、土壤、虫情、温湿度等)传输到云平台,实现对物联网系统数据的综合展示,为农业专家、农民科学种植提供分析决策基础,大幅提升农业产业数智化水平,释放产业经济活力。
平台价值
1、系统整合,一站式综合治理:平台整合生态治理、治安管控、智慧消防、网格管理等治理模块,形成清远市综合管理图谱,真正实现治理有效的目标。
2、资源汇聚,信息化便民服务:推动优质医疗、教育、法律等专业资源下沉到村,掌上查询办理业务,提升基层服务水平与效率,跟上数字化发展步伐。
3、数智赋能,盘活乡村产业经济:挖掘第一、二、三产业资源,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利用数字技术赋能科学生产经营,促进农村增收致富,释放乡村经济活力。
2022/06
问题需求:张庄党政工作及日常生活生产中面临基层党建及乡村治理应用单一、民众民主不足、便民服务缺乏等问题。
项目内容:携手荥阳张庄村打造了“1+1+N”的数字乡村示范村。项目于张庄村搭建智村数字乡村平台,融合视频监控、视频会议、云广播、环境监测、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等多种高性能、高质量系统,以及一村一品、民情诉说、随手拍等交互功能,全面汇集村内动态人、事、物数据,实现“一屏观全村、一网管全村”,为张庄科学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助推乡村现代化治理、改善村容村貌、促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2/05
2022年5月16日,清远市“数字乡村全域覆盖”交接暨“数字运营官千人驻村”启动仪式在清远市清新区太平镇龙湾村委召开。
清远市副市长苏锦丹在启动仪式上宣布:清远市“数字乡村全域覆盖”交接暨“数字运营官千人驻村”活动正式启动。这标志着清远全市85个乡镇(街道)和1078个行政村(居委)已完成“数字乡村”智慧平台接入,在省内率先实现了全域覆盖。
近年来,清远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与此同时,赛达科技与广东电信共同联手,通过“网格化+数字化”进行数字乡村的实践探索,建成广东省清远市“数字乡村”智慧平台,全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农业农村各种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和创新,提升乡村治理和公共信息服务能力。
广东省清远市“数字乡村”智慧平台涵盖智慧党建、平安乡村、森林防火(秸秆燃烧)、河道监控、智慧农业、智慧消防、居家养老、网格化管理等多板块内容。通过整合数字农业、数字治理、数字服务、数字经济数据资源,为客户提供“一张图”管理服务,满足基层数据分析、监测预警、指挥调度、分析决策等需要,大幅提升乡村治理数字化、现代化、精细化水平,助力“三农”工作开展迈上新台阶。
未来,赛达科技将持续发挥平台效能,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实现信息化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探索“互联网+党建”新模式,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延伸覆盖,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2022/05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乡村治理与乡村产业迎来新的机遇期,黄鹤营村党委书记表示一定要跟上数字化时代的步伐。7月6日,数字乡村平台在贵州紫云自治县猫营镇黄鹤营村正式搭建使用,开启了黄鹤营村数字化、信息化发展的新篇章。
近年来,紫云黄鹤营村乡村文化建设不断提质,产业不断壮大,游客也越来越多,随之带来的乡村综合治理、政策宣传以及产业看护、农特产品销售等压力日益增加。如何提升工作效率,更好更快更高效地为村民、游客服务,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黄鹤营村党支部书记黄恒礼在接触并深入了解数字乡村平台以后,认为这是黄鹤营数字化发展的契机,便将平台引入村内,利用平台的综合功能赋能乡村治理与乡村经济。他说道,“这是一款乡村治理新型平台,无论是智慧党建、平安乡村、综合治理,还是村中的产业看护、农特产品电商推广、房前屋后卫生清洁,都能够一键处理。”
赛达科技数字乡村平台通过开放接口,兼容监控、广播、会议等智能应用系统,一个平台即可实现实时监控、一键喊话、智能播报、远程调度,大幅提升基层政府管理效率与数字化、信息化治理水平。现场,黄恒礼在通过手机查看村况时,发现该村上翁弄组村民王文明的屋前有废弃矿泉水瓶,立即作出呼叫并得到回应处理。
另外,平台拥有“一村一品”、“产业情况”、“自然资源”、“乡村旅游”等功能,不仅打开了村民电商销售窗口,还为黄鹤营村文化旅游产业开拓了渠道,实现资源数据互通,打破城乡信息不对称困局,地方政府可充分利用市场反馈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为乡村经济注入新活力。
当前,乡村振兴的隆隆战鼓正在敲响,赛达科技数字乡村平台将持续加强产品升级研发,以推进新时代下产业、组织、人才、文化、生态全面振兴的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全力以赴,打造出宜居度更高、风景更俊秀、群众更富裕、游客更满意的美丽黄鹤营村。
2022/05
推进农村信息化,助力乡村振兴,是“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近日,赛达科技数字乡村平台在马鞍山市和县善厚镇正式搭建使用,开启了善厚镇数字化、信息化发展的新篇章。
当前,我国乡村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赛达科技充分发挥大数据、软件开发、安全可信的数字化能力优势,重点实施数字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乡村应用创新和数字乡村信息惠农服务三大工程,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
赛达科技数字乡村平台集成多民生系统,一个平台即可打通安全监控、文明监督、便民工程、党建服务等功能应用,为乡村良好的人居环境、平安的出行,文明的生态奠定坚实的基础,助力打造美丽宜居、舒适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
善厚镇通过推动数字乡村平台的发展,围绕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立现代化乡村社会治理体系,打开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推动实现乡村的精细化管理和高质量发展。
数字乡村平台的落地,不仅极大地减轻了基层工作人员的负担,更提高了乡村工作的系统性,还让居民的满意度层层攀升。
善厚镇通过建设数字化平台,实现了乡村治理与数字化对接,是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的重要举措,有效推进了乡村数字经济的发展。
未来,赛达科技将持续赋能数字平台建设,通过打通乡村数字信息设施的“最后一公里”,使基层扶贫干部掌握信息技术“由生变熟”,让农村数据信息资源真正“活”起来,从而更好促进善厚镇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2021/12
12月23日上午,5G赋能,数字利港合作签约仪式在江苏省江阴市利港街道政府办公室正式召开。中国电信江阴市分公司领导、街道领导以及各村书记出席会议,赛达科技作为电信数字乡村服务重要合作伙伴受邀参会。
会上,数字乡村产品经理向参会领导详细汇报了赛达数字乡村平台的丰富功能与成功案例,并得到街道领导的高度评价,镇书记领导提出“3个十分”:十分期待平台的建设成果;十分感谢合作单位的大力支撑;十分赞同先进的数字乡村建设理念。
为推动江阴农业农村实现数字化、信息化转型发展,赛达科技将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实践数字乡村发展新模式,加速建设农业农村视频监控网络,深化视频监控在数字乡村建设和治安防控、农田监测、智慧渔政、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应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精准化、管理服务智能化、乡村治理数字化。目前,江阴市市级数字乡村SaaS平台已覆盖江阴市4个镇14个行政村。
会议最后,江阴电信市局长分别与相关镇领导、各村书记签订数字乡村平台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此次签约象征着未来赛达科技将携手江阴电信持续赋能数字江阴建设,推动江阴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助力江阴乡村全面振兴。
2021/11
11月11日,2021国际数字科技展暨天翼智能生态博览会在广交会展馆B区盛大开幕。
本次展会以“云网融合·数智相生”为主题,重点围绕落实云改数转战略,赋能千行百业,全面展现“国家数字化发展、行业数字化转型、人民高品质生活”的美好愿景和阶段性成果。
作为中国电信战略合作伙伴,赛达科技也应邀参展,并重点展示数字乡村平台在智慧党建、网格管理、平安乡村等多方面的应用成果。
数字乡村平台中的党建板块涵盖党员学习、党员管理、组织生活、党建宣传等多元功能,将人工智能、大数据、AI等前沿技术与党建工作的各个方面深度融合,使其兼具实用性与智能性,为乡村“智慧党建”开辟新的试验田。
网格管理模块对辖区范围内的人、地、事、物、组织五大要素进行全面的信息采集管理,对于人员统一管理具有突出意义,便于做到情况掌握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从而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平安乡村板块对接视频监控系统,将乡村监控融入乡村治理服务中,同时配合“大喇叭”广播功能,将重要信息及时传达,有助于打击乡村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赛达科技数字乡村平台集成多民生系统,一个平台即可打通安全监控、文明监督、便民工程、党建服务等功能应用,为乡村良好的人居环境、平安的出行,文明的生态奠定坚实的基础,助力打造美丽宜居、舒适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未来,赛达科技将持续加强数字乡村平台产品的升级研发,与中国电信携手,以推进新时代下产业、组织、人才、文化、生态全面振兴的新农村建设为目标,持续赋能数字乡村建设,推动乡村向着现代化、数字化、信息化方向不断迈进。
2021/05
2021年5月20日,“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暨百万农民数字应用培训启动会在宁夏贺兰县欣荣村党群服务中心前广场盛大举行,宁夏农业农村厅领导、中国电信宁夏公司领导、赛达科技相关负责人以及村民代表纷纷参加会议,共同探讨信息赋能乡村振兴新形式,打开数字乡村建设发展新思路。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我国乡村建设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次会上正式发布数字乡村“村村享”宁夏分平台,宁夏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宁夏农业农村厅授牌“数字乡村服务总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村村享平台将为乡村产业、文化、组织、人才、生态的全面振兴奠定坚实的信息基础。
自赛达科技携手中国电信自主研发的“村村享”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推广应用以来,不仅推动脱贫攻坚任务的如期完成,还在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服务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会场村村享展台,赛达科技项目负责人为参观群众进行详细的讲解,仔细解答关于平台的疑问。平台信息覆盖乡村发展全方位内容,为村民生产生活提供极大便利,通过打通广播、监控、会议等多平台系统,大幅提升乡村应急响应能力,开拓党建渠道,加强基层党建引领作用,在国家“三治合一”政策提出后,积极响应升级应用自治、德治、法治功能,加速政策落地,数字乡村大数据平台更是为基层治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未来,赛达科技将继续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体要求,持续发挥终端、运营、服务等综合优势,携手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为乡村振兴、数字中国持续贡献力量。
近期,商务部等9部门办公厅印发《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要求建立县域统筹,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农村商业体系。到2025年,在全国打造500个左右的县域商业“领跑县”,建设改造一批县级物流配送中心、乡镇商贸中心和农村新型便民商店。推动农村数字应用,从销售前端向采购、库存、配送等全过程延伸,加快乡村建设的数字化转型。这一行动计划表明,数字技术正改变着中国的乡村面貌。构建数字乡村发展体系,打造数字乡村发展新模式,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途径、推进农民增产增收的有效载体,将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机遇。
考察我国数字乡村建设路径,主要为两种模式:技术赋能型和行政主导型。前者强调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塑造智慧农业、电商经济、数字产业等新兴业态,构筑数字农业平台、环境遥感监控平台和城乡社会数字化治理平台等数字经济集合体,为乡村数字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后者则由政府主导,通过制定地方乡村数字化转型政策,设立专门的指导部门,作为组织支持。采用可视化监管和精细化服务,鼓励企业和多元社会力量参与数字乡村建设。派驻干部驻村与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组成“技术骨干”下沉乡村社会,以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速度。
两种路径有力促进了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数字化转型。不过,以外源输入为主要动力的路径,仍存在亟需克服的问题。
其一,资源配置上的“悬浮”。尽管国家不断向乡村输入资源,但现实中,不少村民涌向城市务工,人口外流致使乡村结构空心化。不少村民缺乏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积极性,造成数字乡村建设进展有限,不易打通城乡融合发展的“最后一公里”。
其二,主体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被“挤出”。当前,数字技术存在较高门槛,限制了村民的有效参与。一方面,教育水平和科技能力不足,使得许多乡村群体被拒于数字技术高墙之外。另一方面,地方常常将完成短期绩效考核任务置于首位,忽略了数字乡村建设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和制度化培育。
其三,发展绩效存在区域差距。2022年北京大学发布的《县域数字乡村指数》提出,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但仍面临经济数字化水平偏低、区域差异大、数字鸿沟与经济鸿沟交叠、新业态惠民不够等方面的问题。上榜百强县前五位的省份全部位于东部地区。无论是技术赋能还是政府主导,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地区的人口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产生上述问题,部分在于忽视了对乡村建设的主体角色,即村民的数字能力培育。未来,迫切需要提升数字乡村建设整体水平,强化村民数字能力,弥合城乡居民之间的数字差距。
数字能力的培育,包括数字设备操作能力、数字信息整合能力和数字安全维护能力。数字设备操作能力,意味着村民可以随时通过互联网获取各类技术和商品信息。政府通过启动数字化课堂,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有效联结。以直播和录课推送等形式,让名师走进乡村,完善培训课程、嵌入就业创业平台,帮助村民适应这一变化。这有助于改变村民的信息获取方式,推进农业生产的信息化与数字化进程,将农产品销售从线下扩展到线上,提升农业产出,深化电商发展,提高数字乡村建设的经济效益。
数字信息整合能力,是指政府提升农户在金融、网购和社交等领域的数字整合能力。通过搭建信息公共化的数字服务平台,帮助农户学会利用电子商务大数据,打通产品流通渠道,精准匹配货物供求,建成“一镇一站、一村一点”的物流配送站点,提高农产品供给量,防止农产品产能过剩,推动乡村电子商务向数字商务的智慧转型,提升数字乡村建设的商业效益。
数字安全维护能力,重在提高农民的数字安全素养。通过政策引导搭建创新平台,自主培育本土信息安全维护人才,形成优质人才带动乡村安全发展的专项帮扶模式。及时把握乡村突发情况,稳定供求预期,提高防范能力与应急指挥能力,补齐乡村信息治理短板,提升数字乡村建设的公共安全效益。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2023/09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数字乡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不久前,中央网信办等五部门联合印发《2023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要求各地以数字化赋能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整体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这为新时代全面推动数字乡村建设、以数字技术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以新一代数字技术为支撑,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需求,以加强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加强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必要基础和重要保障。
一是要以新基建为契机,加快布局乡村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着力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向村覆盖、向户延伸,打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补齐乡村数字化基础设施短板,使城乡共享数字红利。二是要构建包括农村大数据中心、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在内的基础信息共享平台,开发适应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型应用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产品,强化为农服务能力,提升服务供给质量。三是要加快农村地区水利、公路、电力、冷链物流、农业生产加工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动智慧农业、智慧交通、智能电网、智慧物流等设施发展,筑牢数字乡村建设的发展基础。
加快乡村经济数字化转型
乡村产业数字化是建设数字乡村的重要一环,要着力发挥数字技术的扩散效应、普惠效应,以及信息和知识的溢出效应,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充分彰显数字技术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一是要以数字化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大力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以激活农村要素资源为抓手,以农业数字化转型为引擎,加快推进农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及生产管理一体化的智慧农业平台建设,推动互联网与特色农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意农业、认养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等新业态,有效激发农业新活力。二是要以数字化助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结合本地优势地理资源和文化资源,积极培育“数字+农业”“数字+民宿”“数字+文旅”等产业,打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新场景、新业态,赋能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让农民享有更多数字红利
构建普惠便捷的数字社会,既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也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目标。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福祉作为建设数字乡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深化数字化惠民服务,加强“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就业”“互联网+人社”等智慧民生服务平台建设,全面推进数字技术在乡村的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应用。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为引领,推动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社保、平安乡村等数字化应用见效落地,有效提高乡村民生服务数字化水平,拓展数字惠民服务空间,缩小数字鸿沟和城乡区域差距,助力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成果,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提升乡村治理数字化水平
加强乡村数字治理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保障,也是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转型的题中应有之义。应充分发挥信息化、数字化在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支撑作用,着力构建自治、法治、德治、数治“四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新体系。
一是要大力推广“互联网+党务”,不断完善农村智慧党建体系和农村基层党建信息平台,切实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二是要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向乡村地区延伸覆盖,依托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实现“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马上办、就近办、便捷办”,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和治理成效。三是要强化基层群众自治能力,广泛调动基层政府、村委会、社会组织和基层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积极性,激发乡村多元主体动能,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助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乡村产业数字化是建设数字乡村的重要一环,要着力发挥数字技术的扩散效应、普惠效应,以及信息和知识的溢出效应,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充分彰显数字技术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来源:科技日报
2023/09
COPYRIGHT©2014 安徽省赛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皖B2-20180047-42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2348号网站 地图